7.0 俄語,德語?·?1962?·?蘇聯(lián)?·?劇情片?
尼古拉·布爾里亞耶夫,瓦連京·祖布科夫,葉甫蓋尼·扎里科夫,斯捷潘·克雷洛夫,尼古拉·格林科,季米特里·米柳堅科,瓦連京娜·瑪利亞維娜,伊爾瑪·拉烏什,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伊萬·薩夫金,弗拉基米爾·馬連科夫
殘酷的戰(zhàn)爭摧毀了12歲男孩伊萬(Nikolay Burlyaev 飾)的童年,母親和姐姐早年被德國軍隊殺害,小小年紀的伊萬也不得不走上戰(zhàn)場,成為一名在戰(zhàn)火和死亡中穿梭的偵察兵。 由于年齡的關(guān)系,中尉戈克森甚至不敢相信伊萬的身份,但從科赫林上尉(Valentin Zubk ov 飾)的口中,他得知眼前這瘦小的男孩竟如此果敢。科赫林上尉希望將伊萬帶離戰(zhàn)場,送他到遠方讀書。然而伊萬卻拒絕離開,這個勇敢的男孩決心戰(zhàn)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片榮獲1962年舊金山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和1962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
8.0 其它?·?1964?·?其它?·?劇情片?
Ivan Mikolajchuk,Larisa Kadochnikova,Tatyana Bestayeva,Spartak Bagashvili,尼古拉·格林科,Leonid Yengibarov,妮娜·圖利索娃,Aleksandr Gaj,Neonila Gnepovskaya,A. Raydanov,I. Dzyura,V. Glyanko,O. Ryazanov
影片改編自柯秋賓斯基的同名抒情小說。導演把情節(jié)拆散為“伊凡和瑪麗奇卡”、“波洛尼納”、“孤獨”、“伊凡和巴拉格娜”、“日常生活”、“圣誕”、“春在明天”、“雷雨”、“小酒店”、“伊凡之死”、“虔誠的儀式”等11個單元,講述了主人公伊凡兩闕刻骨銘心的愛情悲歌:先是女主人公瑪麗奇卡在尋找伊凡的途中不幸墜河而死,后有另一位女主人公巴拉格娜背叛伊凡,故事最后以伊凡死于情敵手下而結(jié)束?! ”酒堑湫偷脑婋娪埃元毺氐娘L格展現(xiàn)了民族探索生存道路的景象,窺探了民族內(nèi)在意識的活動和變化。影片以出神入化的方式混合細膩的紀錄場面和巴洛克華麗的視覺效果。透過主角情感的引導,漩渦式的敘事方式,穿梭于奇幻真實之間。攝影機像是著魔似地,將觀眾帶進他們神秘的夢境。影片上映后曾遭禁演,但在壓力下,隨即解禁。
7.0 俄語 \/ 意大利語?·?1966?·?蘇聯(lián)?·?劇情片?
安納托利·索洛尼岑,伊萬·拉皮科夫,尼古拉·格林科,尼古拉·謝爾蓋耶夫,
15世紀初,俄羅斯動蕩時期。著名圣像畫家安德烈·盧布廖夫(安納托里·索洛尼岑AnatoliSolonitsyn飾)在大公的邀請下前往莫斯科為教堂作畫,受到了貴族式的服務(wù)與對待。然而,盧布廖夫卻身處在一個飽受韃靼人鐵蹄踐踏和充滿災難殘殺的悲慘時代。目睹了黎民百姓在大公暴政下的水深火熱,盧布廖夫毅然離開教堂返回修道院。不久,盧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進行圣像創(chuàng)作。然而面對居民被無辜的殘殺,教堂在戰(zhàn)火中被無情的摧毀,盧布廖夫再次陷入藝術(shù)與現(xiàn)實巨大反差的質(zhì)疑之中,拒絕繼續(xù)作畫。1423年,韃靼人的軍隊終于被趕出俄羅斯的大地。在經(jīng)歷了炮火、鮮血的錘煉洗禮后的盧布廖夫,終于完成了傳世名作《三位一體》的創(chuàng)作。由蘇聯(lián)電影大師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zhí)導的曠世史詩巨作《安德烈·盧布廖夫》,用塔式特有的詩化電影語言和如歷史壁畫一般的濃重畫筆,呈現(xiàn)了15世紀俄羅斯著名圣像畫家安德烈·盧布廖夫漂泊與抉擇的一生。本片榮獲1969年第22屆戛納電影節(jié)費比西獎。?豆瓣
8.0 俄語,西班牙語?·?1975?·?蘇聯(lián)?·?劇情片?
瑪格麗特·捷列霍娃,因諾肯季·斯莫克圖諾夫斯基,奧列格·揚科夫斯基,菲利普?揚科夫斯基,伊格納特·丹尼爾采夫,尼古拉·格林科,阿拉·基米多娃,尤里·納扎羅夫,安納托利·索洛尼岑,亞歷山大·米沙林
本片是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一部自傳體電影。幼年的塔科夫斯基隨著母親(瑪格瑞塔·泰瑞柯娃 Margarita Terekhova 飾)去親戚家借錢,他獨自在一個陌生的房間里發(fā)現(xiàn)了一面鏡子,并通過鏡子審視自己,在巴赫的音樂中,塔可夫斯基的回憶慢慢帶出了一系列的事件:電視上在播報一個口吃的年輕人通過催眠治痊了自己;一個被家庭忽視的妻子遇上一位迷路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兩人之間產(chǎn)生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一個未曾露面的敘述者與前妻在爭吵;一個早熟的年輕人備受軍事指導員的呵責。這些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片段式回憶通過鏡子串聯(lián)起來,展現(xiàn)了導演對時間、歷史、生活、土地、夢境等意象的哲學思考。 導演的母親在影片中扮演藝術(shù)家的母親;他的父親,一位著名的俄羅斯詩人,在畫外音中朗讀自己的詩作。
9.0 其它?·?1972?·?其它?·?科幻片?
納塔莉亞·邦達爾丘克,多納塔斯?奧威戴斯,尤里·賈維特,弗拉迪斯拉夫·迪沃哲斯基,尼古拉·格林科,安納托利·索洛尼岑,歐嘉·巴內(nèi)特
心理學家克里斯?凱爾文(Donatas Banionis 飾)在飛往索拉瑞斯星之前來到兒時的父母家與當年的索拉瑞斯飛行員亨利?伯頓(Vladislav Dvorzhetsky 飾)見面。伯頓警告凱爾文索拉瑞斯星上會有不可思議的奇事發(fā)生,但后者并不以為意。凱爾文離開前,當 著父親(尼古萊?格陵柯Nikolai Grinko 飾)的面焚毀了自己的個人物品。凱爾文到達索拉瑞斯星附近的太空站后,對科學家奇巴瑞安博士(Sos Sargsyan 飾)之死進行調(diào)查,卻發(fā)現(xiàn)自己多年前已經(jīng)去世的妻子哈莉(Natalya Bondarchuk 飾)竟突然出現(xiàn)。驚慌失措的凱爾文與太空站上的科學家們討論該如何面對怪事,卻發(fā)現(xiàn)原來每人都深受其擾,不明就里…… 本片被提名1972年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并獲同年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和國際影評人協(xié)會大獎。